我公司2座176孔QRD2000 II型臥式焦爐,年產二級冶金焦70萬噸, 耗洗精煤約95萬噸。由于原煤供應量不足,不得不加大外購煤數量,由此造成進廠煤質優劣混雜,給后續混合煤破碎帶來了困難。
1 破碎工藝的影響因素
(1) 裝爐煤細度。根據工藝要求,裝爐煤細度應大于88%,且0~0.5mm粒級占40%~60%, 0.5~1.5mm粒級占20%~30%, 1.5mm粒級不得超過13%,而大于3mm粒級應在7%~15%;破碎比為10~30(破碎過程中原料粒度與產料粒度的比值)。
(2)破碎設備的選擇。選用2臺PFCK1616型(1開1備,二次破碎裝置)和1臺PFCK1816(一次破碎裝置)型可逆反擊錘式破碎機。PFCK系列主要由破碎機主體、液力耦合器、高壓電機、液壓啟開柜等組成。
(3)破碎細度。精煤破碎細度的高低主要取決于精煤的性質(水分、粒度、硬度)、破碎機錘頭與反擊齒形襯板的間隙、破碎前的流量、入料方式、破碎方式及破碎機運行時間等。
2 存在問題及優化措施
(1)原PFCK1616型可逆反擊錘式破碎機上料溜槽的下料不順暢,經常堵料,且落料點也比較集中。經過現場觀察發現,主要是溜槽下料的傾角偏小,對錘頭及齒形襯板的一次性更換造成了困難。為此,增大了溜槽傾角,并在溜槽底板上增加了圓弧形布料器。減少錘頭及反擊襯板的更換頻次,取得了較好的效果。
(2)先混合后配煤的破碎工藝存在焦煤過度破碎,瘦煤、1/3焦煤破碎細度不足的問題,使破碎能耗大,配煤的準確度差。對此,新購置了1臺PFCK1816型破碎機,增加了二次破碎。將“混合-破碎”工藝流程改為“破碎-混合-破碎”的工藝流程。此流程不但克服了上述缺點,而且避免小粒度煤的過度破碎,使大粒度1/3焦煤的塊煤得到充分破碎。改造后精煤的破碎細度從70%~80%上升到88%~93%,焦炭質量也得到進一步提高。
(3)控制破碎前的流量。煤料在破碎機內腔中的破碎不僅僅依靠錘頭和反擊齒形襯板,煤料與煤料之間的摩擦、碰撞也極為重要。經現場實驗,入破碎機的煤量小于120t/h,且流量不均時,破碎后的煤料大于3mm的顆粒明顯增多,破碎細度大大降低。
(4)破碎前配合煤的水分對破碎細度的影響至關重要,經多次試驗,目前入破碎機的精煤水分控制在l l%~12%為最佳。
3 結語
采取“破碎-混合-破碎”的工藝流程后,粉碎率得到提高,避免小粒度煤的過度粉碎,提高了裝爐煤的質量,改善了操作環境。同時還解決了溜槽下料不暢和堵料等問題,節約了大量經費,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
潘多軍(新疆國際煤焦化有限責任公司,拜城842300)